上海购房者质疑链家违规操作:签约流程存疑、合同条款引争议
近日,上海市民朱女士反映,她在通过链家购买二手房的过程中遭遇一系列问题,包括签约流程违规、知情权受侵害、解约纠纷及相关部门投诉无果等问题。朱女士认为链家及卖家存在欺诈行为,要求退还定金并解除合同。
事件回顾:签约流程遭质疑,消费者称“被误导”
据朱女士陈述,2025年1月初,她通过链家中介看中一套二手房,看房时卖家仅口头表示拆除酒柜和吊灯,但签约时却发现合同列明的拆除项目远超口头约定。“若早知道这么多拆除项,我宁愿买毛坯房。”朱女士表示。
更令她质疑的是签约流程的合规性:
签约流程涉嫌违规,知情权受侵害:1月12日支付定金时,卖方未到场,房产证也未出示,而链家工作人员仍要求她支付10万元定金并立即前往交易中心签约。根据行业规定,二手房交易中,买卖双方应共同到场,且中介有义务核实房产信息(如抵押、居住权等),此举已严重违反行业规范。
首付比例争议:朱女士称,签约时其仅支付10万元定金,未达到“首付30%”的常规签约条件,认为链家违规操作,合同应无效。
解约纠纷:20%违约金条款成争议焦点
4月,朱女士因计划换购更大房源提出解约,链家工作人员告知需承担“总房款20%违约金”,而非其此前理解的“固定10万元”。朱女士称,签约时工作人员仅强调“买方违约付10万,卖方违约付20万”,未明确20%违约金与房款挂钩,且中介拒绝提供录音佐证。“若条款被明确告知,我绝不会签字。”朱女士认为,链家隐瞒关键信息,涉嫌误导签约。
投诉无果:多部门介入后仍陷僵局
4月26日,朱女士首次拨打12345投诉链家违规,案件转至上海物业和房管局,两部门均回复"问题已派至处置部门"并发送确认短信。15个工作日后未获回复,她第二次拨打12345,被告知需再核实5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到期仍无反馈,第三次致电时被告知"案件已了结",但未收到任何处理结果。
截至发稿,朱女士已等待超30个工作日,上海物业和房管局仍未给予任何实质性回应。其间,朱女士尝试与卖家协商,提出放弃定金作为补偿,但对方拒绝并表示要起诉朱女士违约。
当事人诉求
朱女士向相关部门投诉的问题至今未获解决,款项拖延未退,最终付款期限又迫在眉睫。这种情况下,责任究竟该由谁承担?她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尽快介入处理此事,要求退还定金并解除合同,更期待能够通过协商和平解决此事,避免走上司法诉讼的道路。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龙舟经济,何以乘风破浪?
2023-06-21 02:00 - 外交部:敦促美日停止制造“假想敌” 勿做搅乱亚太稳定的逆流祸水
2023-01-14 02:00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3号”成功登月
2023-08-24 02:03 -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丨聚焦目标任务 注重实际成效——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2023-04-23 02:01 - 不比不知道!这些努力,帮你在2022年省钱了
2023-01-13 02:00 - 北京房山首开熙悦丽博被投诉 相关部门回复:要求开发商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施工
2023-08-24 02:04
推荐阅读